發酵優化儀通過多種方式,根據不同的發酵階段和微生物種類自動調整優化策略,以提高發酵過程的效率和產物質量。以下是其主要的調整優化方法:
一、基于發酵階段的策略調整
1、初期(延遲期)
監測與分析:在發酵初期,優化儀會密切監測發酵液的物理化學參數,如pH值、溶解氧(DO)濃度、溫度等。通過傳感器實時獲取數據,分析微生物的適應情況和初期生長狀態。例如,對于細菌發酵,在這個時期細菌數量增長緩慢,主要是對新環境的適應和合成細胞分裂所需的酶類、輔酶等物質。
策略調整:根據監測結果,優化儀可能會調整溫度以接近微生物的最適生長溫度,促進微生物的生長代謝。同時,控制攪拌速度,確保發酵液中氧氣的均勻分布,滿足微生物對氧氣的需求。如果發現微生物生長緩慢,還可能會適當添加一些營養物質,如氮源、碳源或微量元素等。
2、中期(對數生長期)
監測與分析:進入對數生長期,微生物的生長速度加快,優化儀持續監測各項參數。此時,微生物的代謝活動旺盛,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大增,同時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。例如,在酵母發酵生產乙醇的過程中,對數生長期的酵母細胞大量消耗葡萄糖,產生乙醇和二氧化碳。
策略調整:根據微生物的快速生長需求,優化儀會加大營養物質的流加速率,確保充足的營養供應。同時,為了維持適宜的發酵環境,會精確控制pH值和溶解氧濃度。如果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強導致需氧量增加,優化儀會提高通風量;如果產生過多的酸或堿,會通過自動添加酸堿調節劑來維持pH穩定。
3、后期(穩定期和衰亡期)
監測與分析:在穩定期,微生物的生長速度逐漸減緩,活菌數達到最高值并保持穩定,代謝產物的積累也達到高峰。衰亡期則是微生物死亡速度超過新生速度的階段,生物量開始下降。優化儀會重點監測代謝產物的濃度、質量以及微生物的活力變化。例如,在抗生素發酵的后期,要關注抗生素的產量和純度。
策略調整:如果目標是獲得更多的代謝產物,優化儀會適當延長發酵時間,同時調整環境條件,如降低溫度、減少氧氣供應等,以促進代謝產物的積累。當進入衰亡期且代謝產物不再增加時,優化儀會根據預設的程序判斷是否終止發酵。若需要提取高質量的產品,還可以調整后續的分離、純化工藝參數。

二、基于微生物種類的策略調整
1、細菌發酵
特性分析:不同種類的細菌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發酵需求。例如,大腸桿菌是常用的基因工程宿主菌,其生長速度快,對營養物質的要求相對簡單,但在發酵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的熱。
策略調整:針對大腸桿菌的特點,優化儀會采用高效的散熱系統,防止因過熱影響細菌生長和代謝。同時,由于細菌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有特定的順序和偏好,優化儀會根據大腸桿菌的代謝途徑,精確控制碳源、氮源等營養物質的添加比例和時間。
2、真菌發酵
特性分析:真菌如霉菌和酵母菌在形態和生理上與細菌有很大差異。霉菌具有菌絲體結構,其生長通常是好氧的,并且會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。酵母菌主要用于發酵食品和制藥行業,對氧氣的需求因種類而異。
策略調整:對于霉菌發酵,優化儀會注重提供良好的通氣條件,以保證菌絲體的充分生長和氧氣供應。同時,通過調整攪拌方式和強度,避免菌絲體結團,影響發酵效果。對于酵母菌發酵,如果是兼性厭氧酵母,在厭氧階段優化儀會嚴格控制氧氣含量,使酵母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目標產物,如乙醇;如果是好氧酵母,則會保證充足的氧氣供應。
3、其他微生物發酵(如放線菌)
特性分析:放線菌以其產生豐富的次級代謝產物(如抗生素)而聞名。它們的生長周期較長,對營養和環境條件的要求較為特殊。
策略調整:優化儀在放線菌發酵過程中,會采用特殊的培養基配方,提供放線菌生長所需的復雜營養成分,如添加特定的氨基酸、維生素等。同時,由于放線菌的生長速度較慢,優化儀會耐心地調整發酵參數,延長發酵周期,以實現次級代謝產物的最大積累。
發酵優化儀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技術和手段,實現了對不同發酵階段和微生物種類的精準調控,為高效、穩定的發酵過程提供了有力保障。